品牌苗木网www.中国树苗.com-树苗行业网络宣传首选品牌,做树苗综合信息第一平台。
当前位置:首页 > 苗木新闻 > 成功故事

成功故事

鲁冠球刘永好:从农民到富豪的传奇创业故事

时间:2012-12-15点击:915

鲁冠球,至今带着浓重乡音的浙江老汉,15岁辍学,做过打铁匠,3年的铁匠生活使鲁冠球对机械农具产生狂热的爱好。他把一间农机小作坊打造成中国乡镇企业的佼佼者,并把正万向集团的方向盘稳步前行。

刘永好,喜欢吃麻婆豆腐和回锅肉,平日里主要的工作餐是盒饭,他吃饭速度很快,饭盒中不会剩下一粒米。他不喜欢穿西服,身上的T恤衫和休闲裤加起来不过几十块钱。

58岁的鲁冠球和55岁的刘永好分别占据了富豪排行榜的第四、五位,作为中国最受尊敬的第一代企业领袖,他们向世人展示了一个农民的传奇故事。

鲁冠球出生在浙江省萧山市宁围乡。鲁冠球的父亲在上海一家医药工厂工作,工资收入微薄,他和母亲在贫苦的乡村,日子过得很艰难。初中毕业,经人帮忙,鲁冠球被介绍到萧山县铁业社当了个打铁的小学徒。

3年的铁业社学徒生活使鲁冠球对机械农具非常熟悉,也使他对机械设备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情感。当时宁围乡的农民要走上七八里地到集镇上磨米面,很不方便。鲁冠球想,如果在本村办一个米面加工厂,一定很受大家欢迎。亲友们得知鲁冠球的想法都很支持,凑了3000元钱。鲁冠球买了一台磨面机、一台碾米机,办起了一个没敢挂牌的米面加工厂。

那个年代是禁止私人经营的,鲁冠球的米面加工厂被迫关闭。没多久,鲁冠球又收了5个徒弟,以大队农机修配组的名义,在镇上开了个铁匠铺,为附近的村民打铁锹、镰刀,修自行车,生意很红火。

1969年,宁围公社的领导找到鲁冠球,要他接管宁围公社农机修配厂。这是个只有84平方米破厂房的烂摊子,工厂产品大量积压,没有销路,工资已经断炊半年了。鲁冠球变卖了全部家当和自己准备盖房的材料,把所有资金投到了厂里。

他组织30多名业务骨干,兵分几路,调研汽车万向节的生产销售情况,周旋于各地汽车零配件公司之间,为产品找销路。当年全国汽车零部件定货会在山东胶南县召开。得到消息后,鲁冠球租了两辆汽车,带了销售科长,满载产品直奔胶南。因为是乡镇企业,不能进场洽谈业务,鲁冠球就在场外摆地摊。他与供销科长就把带去的万向节,用塑料布摊开,摆满一地,一连3天,都没有销量。鲁冠球左思右想,如果产品降价20%仍有利润,那么不妨降价。价格一降,顾客果然蜂拥而至,这一降他们订出了210万元的货。

1983年3月,为了获得自主创业、自主经营的权力,鲁冠球以家中2万元的苗木作抵押,承包了厂子。事实证明,鲁冠球的眼光和气魄没有错,承包的第一年就超额完成154万元。

一次,鲁冠球接到一封安徽客户的退货信,信上说万向节出现了裂逢。事关产品质量,鲁冠球立即找到了供销科长,要求他把合格产品连夜送去,换回不合格次品。由此,鲁冠球又联想到发到其它地方的产品是否也会有类似的情况。于是,他立即组织人员,全国各地走访用户,凡有不合格的产品,无论是产品本身质量问题,还是用户保管不善,统统召回厂家,免费调换新产品。3万多套残次品被召了回来,鲁冠球把它们堆在厂中间,召开了全厂职工大会,要大家对照次品找原因。工厂因此损失43万元。有的工人建议厂长,维修后再用,鲁冠球坚决反对,他认为生产出这样的次品是对信誉的损害,并且规定今后无论在哪个环节出现次品,一律重罚。从此,谁也不敢对产品有丝毫的马虎。

鲁冠球狠抓产品质量的同时,又在改进设备上狠下功夫。他将厂里的设备折旧制度,由15年逐渐改为5年,折旧率改为20%,将税后利润的80%用于更新设备,他从国外引进了最先进的检测设备和高精尖的机床。从此,鲁冠球的产品占领了全国60%以上的市场。鲁冠球看到的是更广阔的国际市场,几年后,他带领万向集团终于叩开了通用公司之门。

刘永好:鹌鹑蛋孵出亿万身家

1966年,15岁的红卫兵刘永好在北京接受了毛主席检阅。当时的刘永好渴望着赶快进入共产主义。在他心中,一周吃一次回锅肉,两天吃一次麻婆豆腐的理想生活就是共产主义。两年后,17岁的刘永好插队到了成都市郊的新津县古家村,当地没水没电、缺医少药,连一条完整的公路都没有,他一天的工分是1角4分钱。

1980年春节,刘永好的二哥在路边摆了一个修理电视和收音机的地摊。7天竟然赚了300块钱。全家哗然,四兄弟决定开办电子工厂。刘永好拿着音响来到生产队联系合作时,被公社书记拒绝了。音响虽然没有做成,但是创业的愿望依然强烈。

经过一番讨论,刘永好和兄弟们养起了鹌鹑。鹌鹑越养越多,下的蛋也越来越多。兄弟们一商量,决定办良种场。兄弟四人变卖家中值钱的物件,凑起1000块钱。

“良种场”的主营业务是孵小鸡、养鹌鹑和培育蔬菜种。没有孵化箱,他们到货摊上收购废钢材自己来做。为了建厂房,也是几个人一砖一瓦盖起来的。1983年底,良种场孵鸡5万只,孵鹌鹑1万只。

天有不测风云,转过年来,一场“灭顶之灾”骤然而至。

1984年4月的一天,一个专业户下了10万只小鸡的订单,这笔大买卖让刘氏兄弟喜出望外,立即借了“巨”款,购买了10万只种蛋。没想到,2万只小鸡交给专业户不久,这个人却跑了。几万只小鸡马上就要孵出来,却没有饲料,而借的钱又要马上还,当时刘永好等人很是绝望。兄弟四人连夜动手编起了竹筐……

刘永好带着鸡仔去农贸市场卖,连着十几天,每天都是凌晨起床,风雨无阻,蹬3个小时的自行车,赶到20公里以外的农贸市场,再用土喇叭扯起嗓子叫卖。连他们也没有想到,8万只鸡仔竟然全部卖完!

几兄弟决心将“小”鹌鹑养“大”。不久之后,他们开始用电子计算机调配饲料和育种选样,并且摸索出一条经济实用的生态循环饲养法:用鹌鹑粪养猪、猪粪养鱼、鱼粪养鹌鹑,使得鹌鹑蛋的成本降低到和鸡蛋差不多。到了1986年,育新良种场已经年产鹌鹑15万只。而这所有的鹌鹑都是刘永好卖出去的。

1987年,刘氏兄弟转战猪饲料市场。

希望饲料公司在古家村买了10亩地,投资了400万元,建立了希望科学技术研究所和饲料厂,又投入400万元作为科研经费,找了国内外一批专家进行研制开发。两年之后,“希望牌”1号乳猪全价颗粒饲料推向市场,擅长销售和市场推广的刘永好开始将自己的销售和广告才能“玩”大。

“希望”饲料一面世,刘永好马上带着自己的小广告下了乡。开始在每家每户的猪圈上都贴起新希望的广告。只用了三个月的时间,“希望”牌饲料的销量就与当时卖得最火的“正大”饲料比肩。

面对“希望”的不断蚕食,“正大”急了。一场价格厮杀在两个公司之间展开。“正大”每吨降价20元,“希望”也降了20元;“正大”再降100元!“希望”干脆降价120元!一时间,“希望”牌饲料的销量狂涨了3倍!刘永好的市场营销策略打得“正大”既没有招架之功,又无还手之力。最后“正大”退出了成都市场。

1992年,希望集团成立。刘永好和二哥刘永行在希望集团的合作堪称是最完美的组合。刘永行擅长内部管理,刘永好擅长对外公关与谈判。1993年5月,仅用7天,兄弟俩便横跨湖南江西、湖北三省,签下建立4个饲料场的协议。这一年希望集团建立了10家饲料场,个个盈利。到了1994年底,希望集团在各地的分公司已经发展到27家。

1995年5月15日,刘永行、刘永好正式分家。刘永好坐镇西南,刘永行掌控东北。老大刘永言创立大陆希望公司,老二刘永行成立东方希望公司,老三刘永言建立华西希望公司,而老四刘永好成立南方希望公司。

①凡本网注明"来源:中国树苗网"的所有信息,版权均属于中国树苗网所有,转载请必须注明中国树苗网,并附上网址 http://xn--fiqs8s0yoliz.com/。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。
②本网未注明“稿件来源 :中国树苗网” 的文/图等稿件均为转自互联网,本网转载并注明来自其他来源的作品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,仅供参考,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,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,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
③原文分享地址:http://xn--fiqs8s0yoliz.com/news/show.php?itemid=279

树苗网交流群

群一:

中国树苗网综合群一

群一:

中国树苗网综合群二

VIP会员群:

中国树苗网VIP会员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