空心莲子草
空心莲子草(拉丁学名:Alternantheraphiloxeroides(Mart.)Griseb.),别名:革命草、水花生、喜旱莲子草等,属苋科的一种植物。多年生宿根性草本;茎基部匍匐,上部上升,管状,不明显4棱,长55-120厘米,具分枝,幼茎及叶腋有白色或锈色柔毛,茎老时无毛,仅在两侧纵沟内保留。叶片矩圆形、矩圆状倒卵形或倒卵状披针形。生长于海拔50米~2700米的地区,多生长于池沼和水沟内。
1930年传入中国,是危害性极大的入侵物种,被列为中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。
一、形态特征
多年生宿根性草本;茎基部匍匐,上部上升,管状,不明显4棱,长55-120厘米,具分枝,幼茎及叶腋有白色或锈色柔毛,茎老时无毛,仅在两侧纵沟内保留。叶片矩圆形、矩圆状倒卵形或倒卵状披针形,长2.5-5厘米,宽7-20毫米,顶端急尖或圆钝,具短尖,基部渐狭,全缘,两面无毛或上面有贴生毛及缘毛,下面有颗粒状突起;叶柄长3-10毫米,无毛或微有柔毛。花密生,成具总花梗的头状花序,单生在叶腋,球形,直径8-15毫米;苞片及小苞片白色,顶端渐尖,具1脉;苞片卵形,长2-2.5毫米,小苞片披针形,长2毫米;花被片矩圆形,长5-6毫米,白色,光亮,无毛,顶端急尖,背部侧扁;雄蕊花丝长2.5-3毫米,基部连合成杯状;退化雄蕊矩圆状条形,和雄蕊约等长,顶端裂成窄条;子房倒卵形,具短柄,背面侧扁,顶端圆形。果实未见。花期5-10月。
二、地理分布
空心莲子草原生于南美洲,1930年传入中国。现分布于巴西,以及中国大陆的湖南、河南,北京、江西、浙江、四川、贵州、福建、江苏、安徽等地。生长于海拔50米至2700米的地区,多生在沼泽和水沟内,已由人工引种栽培。天津也发现此类植物。
三、生长环境
水生型喜旱莲子草在平均气温8.5℃即可萌芽生长,陆生型在气温9.5℃开始萌发。平均气温10.5℃空心莲子草均已普遍出苗,开始进行营养生长。幼苗开始有2~4对嫩叶,叶小,紫红色。气温逐渐升高,其生长速度剧增,平均气温21℃左右迅速增长,叶面积急剧扩大,但节间数并不增多。
四、药用价值
性味
甘、性寒,味苦。
化学成份
含黄酮甙、三萜皂甙、有机酸、酚性成分、香豆素、糖、脂肪、蛋白质、6-甲氧基木犀草素、7-a-L-鼠李糖甙(7-a-L-rhamnosy1-6-methoxyluteolin)及藤菊黄素(patuletin)。
功能主治
清热,凉血,解毒。用于流行性乙型脑炎早期、流行性出血热初期、麻疹。
药理作用
体外试验有抑菌作用(脑膜炎球菌、白喉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);其注射液还有某些抗病毒作用(亚洲甲型流感病毒70~5株、乙脑病毒、狂犬病毒)。毒性很小,对小鼠静脉注射,半数致死量为455.4g/kg。
药用价值及附方:
1、治血尿、尿路感染:空心莲子草、猪哥刺头、紫珠草叶(蟹目根)各30克,水煎服。
2、治口腔炎:空心莲子草根、鲜白茅根各适量,水煎,冲冰糖服。
3、治淋浊:鲜空心莲子草60克,水煎服。
4、治流感或感冒发热:鲜品空心莲子草30~60克,水煎服。
5、治肺结核咳血:鲜空心莲子草60~120克,水煎,冲冰糖服。 6、治毒蛇咬伤:鲜空心莲子草120~180克,捣烂取汁服,渣外敷患处。
7、治带状疱疹:鲜空心莲子草根、鲜耳钩草、鲜鹅仔唔食草各1份,捣烂取汁,调少量青黛,敷患处。
8、治疔疮:鲜空心莲子草捣烂,调蜜,敷患处。
9、治湿疹:
(1)鲜空心莲子草适量,水煎熏洗,另用木鳖子适量研末,调麻油抹患处。
(2)鲜空心莲子草适量和洗米水同捣烂,取汁,抹患处。本品内服常用量干品15~30克,鲜品30~60克。外用适量。
临床应用
1、治疗麻疹:取鲜草50公斤洗净,加水浸过药面,煮沸1小时,压渣过滤,滤液浓缩至10000毫升,加糖和苯甲酸钠适量,即成每毫升含鲜草5克的煎剂。每次口服20~50毫升,每日2~4次。治疗200例,与西药对照组相比,在退热和退疹方面均有显著差异;且出疹快而稀,留有色素沉着轻或不明显。
2、治疗乙型脑炎:用100%空心莲子草葡萄糖注射液(含鲜草100%、葡萄糖10%)或500%空心莲子草注射液加入10%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注射。每公斤体重用量为20克,必要时可加大剂量,1次或分次注射。据613例的治疗结果,总治愈率为96.58%,较以往某一年的治愈率85.9%显著上升;极重型病例中有17例在恢复期有不同程度精神、神经功能障碍,经1~4个月的治疗,均基本恢复出院。
3、治疗流行性出血热:用1%螃酯(空心莲子草提出物注射液)或500%空心莲子草注射液肌肉注射,每日2~4次,每次2~5毫升;同时配合煎剂口服(服法与麻疹同)。治疗发热期病人21例,其中20例直接进入多尿期,无1例死亡。另曾单用煎剂治疗初热期病人20例,亦无1例死亡,无1例发生休克;只有2例经过轻度少尿和多尿。根据初步观察,认为空心莲子草能干扰出血热的病程发展。
抑菌试验证明,空心莲子草对10余种细菌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,但临床观察,作用并不理想。根据抑毒试验及临床实践,空心莲子草有较好的抗病毒作用。空心莲子草干晶较鲜品毒性大,7月份较11月份采集者毒性大。故临床宜于11月份采集鲜草,加工成浓膏保存备用。
五、鉴别方法
鉴别特征
水生型植株无根毛,茎长达1.5~2.5m;陆生型植株可形成直径达1cm左右的肉质贮藏根,有根毛,株高一般30cm,茎杆坚实,节间最长15cm,直径3~5mm,髓腔较小。叶对生,长圆形至倒卵状披针形。头状花序具长1.5~3cm的总梗。花白色或略带粉红,雄蕊5。
显微鉴别
茎横切面:表皮细胞1例,呈类长方形,外被较厚的角质层,并有气孔及非腺毛。表皮下方为厚角组织,2~3列细胞,排列成不连续环状,常为气孔下方的气室所间隔。皮层细胞排列疏松。维管束排列成环,韧皮部较狭,外侧散有少数纤维束;形成层成环,束间形成层内方的1~6列细胞壁增厚,木化;木质部导管数个至十多个;木薄壁细胞壁增厚且木化。髓部中空。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。叶表面观:上表皮细胞垂周壁平直,下表皮细胞垂周壁平直或微波状,均有气孔及非腺毛。气孔直轴式,偶见不定式。非腺毛有2种:一种似蚕形,短小,向一侧弯曲,有3~8细胞;另一种较长,3~6细胞,有疣状突起。叶肉细胞含众多草酸钙簇晶。
理化鉴别
1、取该品粉末1g,加乙醇20ml,湿浸,趁热滤过。取滤液1ml,加少许镁粉和数滴浓盐酸,振摇,溶液显橙色。(检查黄酮)
2、取该品粉末10g,加甲醇5ml,热回流30min,滤过。取滤液10ml,蒸干,残渣加乙醚10ml,搅拌,滤过,不溶物再用乙醚5ml,同法处理2次,弃去醚液。残渣加甲醇溶解,滤过。取滤液1ml,加新制的7%盐酸羟胺甲醇液与10%氢氧化钾甲醇液3滴,水浴上微热,冷后加三氯化铁盐酸溶液2滴,显橙红色。(检查香豆素)
3、取上述甲醇滤液1ml,加3%碳酸钠溶液1ml,煮沸3min,置冷,加新制的重氮对硝基苯胺试液1滴,显红色。(检查香豆素与酚羟基)
六、相关危害
主要影响表现在:危害人畜健康,危及生物多样性和破坏生态环境;同时阻塞水上交通,封闭河塘水面,降低作物产量,影响农田排灌,使其影响经济。
七、管理措施
1、采取植物检疫,建议在中国建立健全该植物的检疫体系。
2、机械人工防除:对喜旱莲子草的防治,应侧重于预防。结合农业措施,在耕翻换茬时花大力气挖除在土中的根茎,然后务必晒干或烧毁;在种群密度较小或新发现的入侵地手工拔除,进行根除。对新入侵的空心莲子草,深挖1m,并彻底焚烧,连续三年,能起到根除的效果。在许多水域依靠人工打捞,但打捞后的植株如不能及时得到有效的处理又会死而复活。
3、化学防除:在中国,化学防除是抑制空心莲子草的主要措施之一。氯氟吡氧乙酸(使它隆、水花生净),草甘膦或加二甲四氯等除草剂在中国应用较多。